![正常就好,何必快樂?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im1.book.com.tw/image/getImage?i=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img/001/059/40/0010594008.jpg&v=51f12869&w=348&h=348) |
售價:270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addons.books.com.tw/G/books2006/images/cart01.gif)
|
ROBINSON一向是個理性的消費者,能讓他讚賞的商品不多了!雅虎購物、momo購物及博客來是我比較常去逛的EC網購平台,常常有優惠商品可撿便宜。因為我自己也想要了解正常就好,何必快樂?,所以到處尋找資訊做功課.整理資訊大致有分享文、開箱文、試用文、評鑑文、推薦文、是否便宜、優缺點等資訊.希望我整理的資料能對我大家ROBINSON有幫助。 |
|
超多的鄉民很都說正常就好,何必快樂? 無敵好的!正常就好,何必快樂? 等好久終於開賣了超讚的啦!我有去遍尋各大購物網站momo購物、yahoo奇摩購物、博客來、PChome線上購物、ibon mart搜尋優惠價格!一直以來我都很相信ABIGALE推荐的東西。整理了GOOGLE上關於正常就好,何必快樂?搜尋前幾名排序的資料來輔助! |
詳細資料ISBN:9789865829322 叢書系列:木馬人文 規格:平裝 / 320頁 / 15 X 21 CM / 普通級/ 單色印刷 / 初版 出版地:台灣 內容簡介一場傷痕累累的對愛與家的追尋 當今英國最具爭議性的小說家 《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》作者 珍奈.溫特森 回憶錄 關於傷口,關於失落,關於得不到的愛,以及再次追尋的勇氣 一個小說家竟然是在只擁有六本書的家庭長大?英國作家珍奈.溫特森追溯她的成長:她與母親的關係緊張卻疏離,性別認同的課題使她更格格不入。幸好上了大學,文學為她打開全新世界。成人也成名之後,她得知自己是被領養的孩子,失落感排山倒海而來。她尋找生母下落,這又是一段面對傷口的黑暗過程…… 你如何去愛另外一個人?你如何相信另外一個人也愛你? 我一點也不懂。我以為愛就是失去。 為何愛得要失去了才能測量? 本書是一個追尋身世的故事。作者是知名作家,而成名作品就是她半自傳性質的小說,但一直到她有勇氣穿過種種冷漠、忽視、孤單的記憶,仔細辨認諸多感覺,熬過內心惡獸的折磨,她才終於能藉由書寫來面對事實,承認自己是一個被領養的孩子,寫下這一個關於愛與失落、生命與勇氣的故事。 書的前半,作者追溯她在英國工業城市長大的童年。她在一個只有六本書的家庭長大,但他熱愛文字。她生活在一個與文學毫無關係的環境裡,渴望父母的愛卻無法得到回應,還得面對自己明顯喜愛女孩的傾向。她是個在各方面都格格不入的孩子。 這孩子被鎖在家門外不准入內。她坐在門前台階上仰望夜空,想像此刻如果身在他方,星星看來是否相同。 她母親對於生活沒有熱情,心裡同時住著暴君和傳教士,在家中櫃子藏起一把左輪手槍,隨時等候聖經啟示錄裡諭示的末日到來。 女兒與母親,兩人同樣寂寞卻毫無交集。她十六歲某一天,與母親起爭執。母親質問:「若你可以正常,你為什麼要快樂?」這是關鍵句。 隔天,她離家出走了。三年後她進入牛津大學,從此循著文學這一道遙遠卻清晰的光亮匍匐前進。 書的後半,描述這位五十歲小說家設法追蹤生母的下落。她回到她以為自己被遺棄的那一天,從最初開始觀看自己對於失落的恐懼和對於愛的渴望。這個追蹤的過程,對外,她必須與社工人員和法律單位打交道;往內,她要安撫自己內心深處那個被遺棄而沒有名字的嬰兒。嚴重的挫折感與失落感交相打擊,竟然使她進入瘋狂狀態:生活脫序,精神失常,與人群隔離,心情破碎。 歷經一段與內心黑暗進行險惡角力的時光,她逐漸領悟到:她以為自己一直得不到愛,其實她也一直不懂得如何愛人。然後可以大聲說:對自己的愛就是對生命的愛,值得你用盡力氣像鮭魚一樣逆游而上;而傷口,傷口是你永遠的身分,如果你試著清理它,也許它會先來復仇,但最後,傷口就是帶領你回家的印記。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關於失落與愛的回憶錄,我們看到一個得不到愛的孩子,如何保有原始的生命力,在文字裡發現嶄新世界,在閱讀中找到慰藉,日後藉由書寫發展自己的語言,進而創造出作品,以及最終,創造出自己的生命。 本書兼具散文的優雅和小說的戲劇性,展現了文學與愛的顛覆力量,是極為獨特的回憶錄書寫,也是一則勇敢的生命故事。作者簡介珍奈.溫特森 (JEANETTE WINTERSON, 1959- ) 英國小說家,也寫童書和劇本,目前也未報紙撰寫專欄。現住在英國葛羅瑟郡(GLOUCESTERSHIRE)一棟小木屋裡。 出生於英國的曼徹斯特(MANCHESTER)。1960年1 月,被溫特森夫婦收養,在小城阿克寧頓( ACCRINGTON)長大。 養父是工廠工人,養母為家庭主婦。家裡只有六本書,包括一本聖經和一本《亞瑟王之死》(MORTE D'ARTHUR)。讀到《亞瑟王之死》,開啟了她閱讀和寫作的熱情。 養父母希望她長大後從事傳教工作。可是她後來進入女子中學,十六歲離家出走,一邊打工一邊讀書並申請大學。然後愛上一個女孩。遇到一位老師收留。一年後,取得牛津大學入學許可。進入牛津後,從姓氏字母A的作家開始閱讀,立志讀遍英國文學,直讀到Z字頭作家為止。 大學畢業,進劇場打工。23歲撰寫第一本小說,《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》(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),隔年出版。 也創作漫畫,並且為潘朵拉出版社工作。其後轉為全職作家,陸續出版多本小說,作品包括:SEXING THE CHERRY、WRITTEN ON THE BODY、ART AND LIES、ART OBJECTS (散文) 、GUT SYMMETRIES、THE WORLD AND OTHER PLACES、THE POWERBOOK、THE KING OF CAPRI、LIGHTHOUSEKEEPIG、THE STONE GODS、WEIGHT。 親自改編《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》電視劇本。小說《愛情筆電》亦曾改編成舞台劇,在倫敦和巴黎上演。 創作生涯裡獲獎無數,包括英國的惠布瑞特小說獎(WHITBREAD PRIZE)、約翰列威林萊斯紀念獎、E. M.佛斯特獎、坎城影展銀獎。 2006 年,獲頒「大英帝國勳章」(OBE) ,表彰其在文學上的貢獻。(此為超過百年歷史的授勳制度,每年頒授若干等級的勳章。原只授予皇室、將領和立下戰功的軍人,後擴展至社會層面,亦頒給在音樂、運動、電影、表演、文學、時尚等對大眾文化有所貢獻的各界人士。作家之中獲此殊榮者,包括托爾金、阿嘉莎.克莉絲蒂、JK羅琳等人。) 目前也在倫敦經營一家名為VERDES的商店:她翻新了一棟屋齡逾兩百二十年的廢棄老宅,一樓販售有機農產品和自製餐點,二樓整理為住家。她一開始只是為了弄清楚吃下肚的食物從哪裡來,後來逐步實踐「在地的、自給自足的、合乎道德倫理且有合理利潤的、合作社性質的小型商業」,以此證明,在一個向大企業傾斜的世界裡,我們個人仍然可以盡力而為。譯者簡介三珊 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,主修英美文學。 曾任英文報紙記者,喜歡嘗試生活的各種可能,在文字和翻譯中找到快樂踏實。 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組首獎。譯文賜教:SUNSUNSHAD@GMAIL.COM |
詳細商品說明 |
資料來源:博客來
fk8102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